疫情的自我预防及心理调试
先来了解一下有关冠状病毒的专业知识: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 RNA 病毒,属于巢病毒目、冠状病毒科、正冠状病毒亚科、根据血清型和基因组特点冠状病毒亚科被分为 α、β、γ 和 δ 四个属。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 6 种,包括 α 属的 229B 和 NL63,β 属的 0C43 和 HKU1、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此次从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属于 β 属的新型冠状病毒。
我们了解有关冠状病毒的知识,知道它通常会引起上呼吸道的症状,上呼吸道无非就是咳嗽、打喷嚏,就清楚怎么预防了。
1、打喷嚏的时候,我们要求用纸巾。打完喷嚏以后把纸巾包完以后扔到垃圾筒里面,你遮挡的目的是飞沫传播。如果你又把它扔到地上去,就跟没用纸巾一样了。
2、勤洗手,特别是打完喷嚏之后要洗手。我们要求用肥皂跟流动的水洗手。建议洗手不少于30秒钟。
3、在流感期间,不要用手去揉眼睛或者是抠鼻子,或者把手放在嘴巴里面去咬。
4、在这个期间,最好不要出门,在家做隔离,不要到拥挤的人群中去,如果要外出的话,建议要戴口罩。
5、搞好家里环境卫生,把灰尘都要抹干净,这些都是属于预防的情况。
6、病毒对热敏感56°C 30 分钟、75% 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建议用以上方法擦拭物体表面。
7、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房间内的而空气新鲜,每次通风时间在30分钟左右。
除了疫情本身带来的应激外原本安排好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均被打破,这种突然的改变会给人们带来情绪上的变化,如担心、焦虑,心烦,愤怒等,特别是目前还要做在家隔离,足不出户,更进一步增加人们的心理不适感。如何调试我们的心理状态,不防试试下面几点
1.接纳情绪
人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冲击,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产生担忧、害怕、焦虑、恐慌等应激反应,这些情绪在当前情况下是正常的。保持良好的情绪,要从接纳自己的情绪开始。
2.谈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关注于事件,而忽视自己的感受。拿这次的事情来说,我们更愿意不停地刷新消息,看看有没有新增病例,我们更愿谈论哪个地方又被封了云云,也不愿意说一句,“这件事情让我感到紧张、害怕。”“我一直担心自己会被传染。”其实谈感受本身也是一种释放。
3.交流分享
鼓励多跟朋友、家人、同学交流,交流是最有效的释放情绪方式;分享即是释放,分享不仅帮了自己,也帮了另一方;尽量用语音、视频类方式交流,文字的、单向的交流不如语音和视频的效果;多和家人沟通、分享感受,互相交流,彼此安慰,在陪伴中找到相互支持的力量。
4.甄别信息和减少不良信息刺激
获得信息是人们面临危险威胁的自然反应,因为我们想要对自己的处境有所控制。病毒肺炎的疫情信息是我们当前最为关注的信息,但是信息来源太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恐慌和压力。所以建议如下:
(1)可靠的信息源,比如医疗机构发布的,专业组织发布的,政府机关发布的;杜绝“不信专业信业余,不信政府信小道”的现象;
(2)开动脑子,利用自己的知识或常识去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3)对于过度担忧焦虑的人来说,应限制看信息的时间和次数,每天看两次关于新型冠
状病毒相关信息,每次半个小时,
(4)转移注意力,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其他的事情上,如做好吃的饭菜, 听听音乐,看看书籍、跟着音乐跳舞等,减少对手机的关注。
5. 规律生活
目前因疫情的问题,大家在家里自觉的进行隔离,饮食、活动、睡眠等也不象以前那样有规律了,很多人的生活处于无序状态,这种无序就像交通无管制一样混乱,给人带来情绪上的焦躁,心烦,睡眠差等,大家不防给自己列个生活时间表,如:早上几点起床,活动....看书、晚上几点休息等。有序的安排时间让每一天边的充实起来。
6.寻求专业帮助
让专业的人提供专业的帮助,如出现了恐慌、愤怒,焦虑抑郁、自卑心理等这些都是在如今应激状态下出现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缓解,更是可以让心理专业工作者(精神科/心理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工等)发挥专业能力,援助热线:0371-8566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