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医院地址:巩义市大峪沟镇王河村  

邮编:451200  

联系邮箱:3576529032@qq.com

联系电话:

0371-85668120(预约)

0371-85669120(门诊)


护理常识 COMMON

当前位置:首页> 护理常识

春季精神疾病易发 做好预防很重要

* 来源: 安康宣传部 * 作者: supman * 发表时间: 2022-03-10 14:43:01 * 浏览: 52

经历了近半个月的“倒春寒”,近日气温有所回升,春天真的来了,风都变的温柔起来,空气里都是春天的味道。随着春天的到来,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温和的阳光正向我们走来。但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容易安稳度过的季节。民间有句俗语:菜花黄,人癫狂~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春天油菜花盛开的时节,也就是每年的3~5月份,是精神疾病的高发季,特别在油菜花飘香的4月份达到顶峰。



图片.png

春天猴儿面,阴晴随时变

 每年春季气候多变,正如民谚所云“春天猴儿面,阴晴随时变”,今天还是晴空万里、惠风和煦,明天就寒潮入侵,气温降至零下,刮风下雪不在话下,很多正常人都会在连绵的阴雨中陷入沮丧、抑郁状态,何况本身就有精神疾病的人了。


图片.png

精神疾病患者对这些气象要素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有的表现为发怒、狂妄、骚动,常发生过激行为;有的表现为忧郁、迟钝,出现呆若木鸡的神态。医疗气象学家研究认为,精神疾病患者由于脑神经调节功能差,神经细胞对春天的气温、气压、湿度和气流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气候变化对其脏腑、经络、脉象和气血诸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故更容易在春天发病或复发。



最容易在春季复发的精神疾病

在精神疾病患者中,受季节变化影响比较明显的,当属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患者。

01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在春季出现病情加重的倾向,包括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易醒、睡眠时间短等;也可能出现情绪不稳、爱发脾气、敏感多疑等症状;或者表现为已经消失症状的复燃,比如幻听等,老年和青少年患者尤其明显。特别是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躯体疾病的老年患者而言,更容易出现异常;而处于青少年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其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本身就有高而不平衡的特点,所以更容易在春天出现病情加重或复发。


图片.png
02

躁狂症



躁狂症患者则可能表现为在春天初次发病,或病情再次复发。躁狂症患者常常非常兴奋,如话多、思如潮涌、言语夸大、精力过于充沛、情绪高涨、信心爆棚、干劲十足、精力过于旺盛,言语内容夸大,似乎无所不能等等,有的患者平时挺节约,突然特别爱花钱,到处给别人送钱,觉得自己十分富有;或者突然的特别爱管闲事,路见不平一声吼,不该出手也出手等等症状。


图片.png

给患者和家属的几点忠告

01

综合性预防措施



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间段内,要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防止病情复发。首先,要及时收看天气预报,关注天气变化,对精神疾病患者加强科学管理和护理,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言谈、情绪、睡眠、生活习惯等,防患于未然。如果有加重的苗头,应及时就医。


但也注意不要被一些假象蒙蔽。有的心境障碍患者在春天出现轻躁狂,会显得自信乐观,幽默诙谐,甚至妙语连珠。此时,需要将患者与过去进行比较,看是否“判若两人”;也要与处境相联系,看其欢快的心情是否与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一致。如果经常“没事偷着乐”,或“点火就着”,也可能是病情波动的征兆。对复发的精神病人要早治疗,并有专人看管、照顾,以防意外。


02

严格遵守医嘱,进行正规治疗



在春天这个敏感的季节,家属一定要严格遵守医嘱,进行正规治疗,切不可擅自中断,家属要监督患者服药,切不可随意减少药物剂量,更不可擅自停用药物。最好经常与医生保持联系,定期复查,由医生根据病情指导、调整用药。



03

鼓励患者适当参加一些劳作和社交活动



家属也要鼓励患者适当参加一些劳作和社交活动。杜绝饮酒、控制吸烟、生活规律、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娱乐过度,保持心态平衡,避免精神刺激,减少诱发因素。


04

保持良好心态


患者也要注意随时保持良好心态,随时调整自己,如果出现症状持续加重,甚至有自杀、攻击行为,家属应及时将患者送到精神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以免延误病情。



微信图片_20190308093935 - 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