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医院地址:巩义市大峪沟镇王河村  

邮编:451200  

联系邮箱:3576529032@qq.com

联系电话:

0371-85668120(预约)

0371-85669120(门诊)


护理常识 COMMON

当前位置:首页> 护理常识

精神科患者“藏药”的那些事

* 来源: 安康宣传部 * 作者: supman * 发表时间: 2023-04-23 14:57:22 * 浏览: 176
01


精神科患者“藏药”的危害


在精神科,疾病的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看似简单的发药工作,往往因为患者的不配合而变得复杂起来。有的患者无陪护,意识不清;有的患者自知力不强,否认有病,不愿意服药;有的患者想将药物积攒起来一次性吞服,以达到自杀目的。

因此,确认患者将药物全部咽下,这是精神科发药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精神科护士们练就一双双“火眼金睛”。那么大家在工作中都遇到过哪些印象深刻的患者藏药“小插曲”呢?


02


精神科患者“藏药”案例分析


护士A:

有的患者将药藏于舌头下,趁医护人员不注意时再偷偷吐掉;有的患者将药吃了含在口中,趁工作人员转身再吐倒杯子里;有的患者服药时,医护人员少或者不注意,假装服药,其实药还抓在手上;有的患者将药放到牙缝里,吃完后假装塞牙,用手指扣出来(17点吃饭,19点吃药说塞牙);还有的患者吃完药说要洗手、扔垃圾...其实是用手指抠喉咙把药物呕出。


护士B: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中午吃药患者趁拿水杯时,将药调换到另一手中,放在杯子下面,同时作出服药姿势,以为工作人员没看见,乘机把药扔在地上,然后张开手和嘴巴给我们看。但是,我看到了她整个藏药的过程了,我把药捡起来了她还不承认,就是很抗拒吃药,当时叫来了医生,一番好说歹说,她才把药吃下去了。



护士C:

有的药片较小,患者会藏在指缝间然后顺势放在口袋里,或者假装不经意漏在地上。特别要注意的是病人还会故意边吃边漏,掉在衣服缝里,经验丰富的病人还会若无其事的张嘴给我们看。



护士D:

我碰到过的病人的藏药方法,有比较低级的,如把药直接吐杯子里,也有一些是手掌里的药不一次性放嘴里,而是用两根手指头捏着往嘴里送,以此制造巧合让药掉到地上,甚至还有病人把小药片填塞在蛀牙里。



护士E:

记得才来我们病区的时候,每次发药的时候,病人喻某就喜欢喊我小护士。一开始没觉得她喊我小护士有不对劲的地方,过了几天我发现不对劲,她怎么不这样喊其他护士,那段时间发药时她小动作特别多。



精神疾病患者想要藏药的方法是五花八门,她们为了不吃药可以想到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和理由,没有她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想要在发药过程中确保患者将药物服下,不出差错,除了认真细心之外,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那在发药过程中,我们有哪些应对小妙招呢?



03


精神科患者“藏药”的应对方法

1、发药前准备工作要充分

制定发药“三步曲”,发药前30分钟,安排患者上厕所、洗手、准备服药温水。做好发药前准备工作,让患者按座位落座,将厕所门关闭,暂停患者上厕所、洗手、扔垃圾。


2、发药时秩序井然很重要

发药时,工作人员双人合作,依次发药。认真查对,落实身份识别制度,确认无误方可发药,对有藏药行为的患者,重点看护,可以由工作人员直接送到嘴里不经病人手。病人吃完药,护士查看患者水杯里,手掌(手指完全摊开),口腔(嘴巴张大舌头抬起来),确认病人是将药片吞下去方可进行下一个人的发药。


3、发药后静坐一会不能少

发药结束后,患者不要立即起身活动,静坐10~15分钟,工作人员观察无异常,方可离开座位。



我们一旦发现藏药行为,要做好交接班,并在大屏和服药盘上做好标识,用来提醒发药者重点关注。其次,要弄清楚患者藏药的原因,再对照原因处理。

精神科护理人员可以联合医生进行药物健康宣教,加强患者家庭、社会支持,以此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同时工作人员也要反思自己,增强慎独意识,认真、细心,按照发药工作流程做好发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