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医院地址:巩义市大峪沟镇王河村  

邮编:451200  

联系邮箱:3576529032@qq.com

联系电话:

0371-85668120(预约)

0371-85669120(门诊)


护理常识 COMMON

当前位置:首页> 护理常识

双相障碍临床诊疗注意事项

* 来源: 安康宣传部 * 作者: supman * 发表时间: 2018-08-02 16:28:05 * 浏览: 62

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精神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共病率和低龄化的特点。数据显示我国双相障碍的疾病负担很重,在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DALY)减少1%的前25种疾病中,双相障碍列第13位。因此,双相障碍的临床诊疗研究亟待重视与加强。



双相障碍病症性质复杂、难以预测,诊断和治疗都比较复杂。《柳叶刀》中,Iria Grande及其同事对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回顾,尤其是该病症的长期管理。


双相情感障碍的误诊与现状


关于诊断,需要全面、先进的方法准确评估双相症状。过去的十年中,初步诊断具有双相障碍的患者中,高达20%的患者是误诊;被诊断出患有重度抑郁症的患者中,高达1/5的患者(3.3-21.6%)可能是患有未能被诊断出的双相障碍。因此,临床实践中,双相障碍的误诊很常见。该病症界限模糊是诊断不一致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II型双相障碍的上下界限是完全任意的,持续时间和症状严重程度标准缺乏生物学意义。


临床上,双相障碍的性质也使诊断复杂化。例如,很难将轻度症状与正常的情绪波动及人格特征区分开来,尤其是在双相障碍的早期阶段。但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典型的双相障碍,其临床症状也会受到共病焦虑和混合状态的混淆。


双相障碍的诊断是近期争论的焦点,尤其是儿童双相障碍的诊断,该患者群的病症涉及儿科双相障碍、青少年双相障碍以及早发性双相障碍。争论的部分原因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患有儿科双相障碍的儿童数量激增。


为应对儿科双相障碍诊断增加,化解随之而来的担忧,DSM-5引入了全新诊断,即破坏性情绪失调障碍(DMDD)。这种疾病是在抑郁症之间分类,而非在双相障碍及相关障碍之间进行分类,即使患者主要特征包括脾气爆发和持续烦躁。在躁狂症状持续时间的基础上区分DMDD和轻躁狂或躁狂(DMDD中,症状的持续时间仅一天),但实际上,临床区分DMDD和宽泛表型儿科双相障碍仍面临挑战。


对这些诊断问题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它们掩盖了新发双相障碍的真正特性,更重要的是因为诊断不可避免的推动治疗,且儿科双相障碍患者需要长期暴露于神经松弛剂,这会产生有害的大脑变化。


这对临床实践意味着什么?


首先,评估具有心境问题的患者时,应该使用低阈值监测双相障碍(例如,使用自我报告问卷和结构化临床访谈)。但此低阈值应该与实际诊断任务中的高阈值高度结合,应在仔细的纵向评估和严格排除所有其他可能性之后考虑。这种方法在青少年首次出现症状时尤为重要。


第二,当诊断存在质疑时,应优先给予心理教育和心理干预,谨慎的前瞻性临床图表应该与定期的临床监督和审查一起进行。


最后,了解双相障碍本质上具有不可预测性非常重要,且有必要对其进行终身诊断和治疗再评估。


最重要的是,一旦确诊就应启动药物治疗,且药物的好处必须是明确的。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对于老年患者,用药需要谨慎。首先,要评估老年患者的躯体状况以及共病药物,要衡量药物的相互作用对药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其次,在用药时,要不断检测药物对老年患者的影响;药物起始量小一些,比如从半量或三分之一量起始,加药得慢一些,尽可能选择一些半衰期比较短一些的药物,考虑相互作用比较少的药物。


对于妇女的用药,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内分泌问题,像有些药比如碳酸锂,对甲状腺有影响。其次是育龄期、孕期妇女用药要注意对生育和胎儿的影响。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权衡获益和风险,同时要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


儿童患者用药也要慎重,和老年患者用药一样,从小量开始,要选择副作 用相对少的药物。但儿童双相障碍患者有一个趋势,年龄越小预后可能越差,发作频率越高,出现双相混合和双相快速循环概率也越高,因此需要特别关注患者年龄增长后疾病的变化。


安康.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