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夜班巡视技巧
精神病患者受其精神症状的影响,常会出现自伤、自杀、伤害他人、出走导致失踪或自身伤残以及由躯体因素造成原因不明的猝死等意外事件。而意外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料性,其结果不仅给患者造成身心伤害,由此引发
的医疗纠纷更是会给医院带来众多负面影响。有研究报道中夜班是意外事件的多发时段,而此时护理值班人员少,薄弱环节多。如何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能,防范中夜班意外事件的发生,规避护理风险,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将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1患者床位安置的技巧
1.1近护士站床位的安置除重症患者安排在一级病室专人24h监护外,对以下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应重点安排:
(1)自杀未遂或家庭成员中有自杀史的;
(2)近期内有重大的压力及创伤;
(3)社会支持系统缺乏
(4)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
(5)对未得到疗程规范治疗而抑郁症状消失的抑郁症;
(6)有躯体疾患及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心电图异常、心肌酶变化;
(7)联合用药及使用氯氮平治疗;
(8)病情有复发先兆。
这些患者是发生意外事件的高危人群,将其床位安置在护士站附近,有
利于重点巡视,及时发现隐情,即时处理。
1.2躁狂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酒障)及人格障碍患者不宜安置在同一病室。躁狂发作者常爱管闲事,好抱不平,行为轻率且不顾后果。酒障患者多伴人格障碍,急性期过后其酒瘾很难彻底戒掉,渴望饮酒。人格障碍特别是反社会人格
障碍患者,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缺乏自我控制,易激惹、冲动,并有攻击行为;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往往是损人利己,以恶作剧为乐等。三种病症患者在一起,可因不适应精神科封闭式管理、图谋觅取酒精、或疾病本身的特点,策划不良事件,选择在夜间伤害其他病友或合伙逃跑,甚至攻击伤害护士。
2巡视的技巧
‘
2.1
观察的技巧有些患者冲动行为比较外显,容易防范。而有些患者特别是恢复期患者在实施自杀、逃跑之前常有一些异常举动。准备一些材料如将毛巾系在一起、床单撕成条状、反复考量自己的内衣或单衣等,试图作为自缢的工具或书写遗嘱之类的文字材料。有逃跑企图的患者会长时间在窗旁揣摸,寻找缺口,伺机实施。常规巡视时,患者具有较强的反观察能力,会将自缢工具藏匿,及时躺在床上,外表不动声色,装出睡眠体位,使护士捕捉不到有价值的信息,因此,虽应15~20分钟巡视1次,但不刻板固定时间,避免患者摸透巡视规律。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开关门轻,从观察窗或门缝可看到其真实表现,即时采取措施,将意外事件消除在萌芽阶段。
2.2重点巡视的时间与地方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发生的时间以午夜之后频率最高,且成功机会最多。抑郁症患者有早醒的临床表现与抑郁情绪有晨重晚轻的节律性,失眠与消极情绪相互影响而形成恶性循环,致使凌晨低落的情绪到极至,极易发生自杀行为。护士应振作精神,高度警惕,度过黎明前的“黑暗”。自杀通常发生在医护人员不易觉察的角落,厕所、洗脸间、走廊僻静处可能是患者首选的地方,对去厕所、洗脸间的患者一定要心中有数,特别是有自杀意念的患者上厕所时,适时人内查看,并关心地询问其“排便困难吗”、“要手纸吗”等,让患者既体会到护士的关爱,又消除其被监视感。
3观察的主要内容
3.1睡眠睡眠属于保护性抑制过程,睡眠质量的好坏常预示患者病情的好转、波动或加重。除了对睡眠障碍者应分析原因对症处理外,更应评估失眠背后隐藏的护理风险,敏锐地洞察其心理活动及行为意图。蓄意逃跑或自杀的患者,为了掩盖真实想法而制造假相,如果发现患者借口到护士站多次看表及频繁上厕所,以了解护士的精神状态,或者在床上辗转反侧却蒙头假装入睡,而躲避护士的注意,应引起高度重视,可将其安置在监护室,必要时报告医师,遵医嘱用药物来改善其睡眠。
3.2药物反应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可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其中静坐不能是严重不良反应的一种,系药物所致精神性焦虑与躯体性焦虑,患者坐立不宁,痛不欲生,自己无法控制,为此而自杀。如果患者主动寻求值班者述说,要求给予打针、吃药或绑于床上,迫切希望把他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切不可误认为精神症状或病情加重而置若罔闻,应立即报告医师对症处理,必要时约束于床,预防意外发生。
3.3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血管系统及呼吸中枢均有影响,又因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心脏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降低”J,患者可在睡眠中发生心源性猝死。巡视时应细心观察,特别对高危人群应注意睡眠情况,包括睡姿与卧位、呼吸的频率、节律及声音,面色与表情,口唇及末梢色泽,脉搏。对患者突然发出的呻吟及尖叫声,常为猝死的信号,即刻测量脉搏、呼吸及血压,酌情采取急救措施,同时报告医生,为提高抢救成功率赢得时间。
4小结
精神科住院患者病情复杂且缺乏主诉,多不留陪护,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意外情况常发生在夜里并具有隐蔽性。夜班护士工作时间长且工作量大,易出现身心疲惫,差错事故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势必要求夜班
护士具备较高的专业注意义务,除掌握扎实的精神科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危重患者的观察技能及熟练的抢救技术,在全面、准确掌握患者病情的同时,做好其床位的安置,针对重点患者加强监护,熟练掌握巡视技巧,密切观察其言行,测量生命体征,对发生意外事件的危险信号能识别判断,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另外,在值夜班时应保证充沛的体力与精力,工作中不断总结交流经验,提高对意外事件的预测能力,提升护理质量,以维护患者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