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磁扣约束带临床科试运用情况总结
新型磁扣约束带已经广泛使用于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它较老式约束带更人性化,更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也更加安全。自2014年5月起,我院在精神分裂症女科、普通精神科男科、医学心理科开放病房试用新型磁扣约束带,经过2月临床运用,现将运行情况总结如下:
现我院在临床推广使用约束带两种:躯体约束带和肢体约束带
优点:
人性化体现:约束带设计成可以使病人躯体,肢体活动度加大,并能随意调节活动度大小;可在不同的场所进行约束,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护理,有利于护士对患者的观察。
易于接受:相比较于传统约束带,磁扣约束带更新后外貌更像是一种约束工具,治疗手段:而传统约束带直观感觉是绳子,捆绑患者的工具。
安全性高:传统约束带可被患者解开,或被其他人解开,不但没能起到约束作用,约束带本身还会成为危险物品,例如自缢,逃跑等等。磁扣约束带有专用磁性锁,只有专用钥匙能打开,安全系数显著提高。其次,磁扣约束带材质使用上更结实,并配有棉垫,对患者约束后腕部及肢端血运更加有益。
磁扣约束带常见问题
1、患者体重过轻、胳膊过瘦,易脱出。
2、过于兴奋躁动者,易损伤皮肤,磁扣钥匙 易损坏、损害保护带。
3、尽量少折保护带,易使钢质扣眼脱出。
4、不卫生的患者易污染约束带,难清洗。
5、护士操作要沉稳,磁扣钥匙要对齐。
新型磁扣式约束带的保存
1、做好磁扣专用钥匙的保管、交接工作。
2、固定位置、数量、磁扣向外摆放。
3、1)、认真交接防丢失。
2)、遵照医嘱再执行。
3)、使用之前解释清。
4)、松紧适宜防脱出。
5)、使用磁扣要对齐。
6)、定时巡视保安全。
7)、身心护理得满足。
8)、团结协作效率高。
操作流程:

操作规范:
仪表:仪表符合要求,着装整洁。
根据医嘱进行约束。
1.评估患者病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是否存在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损伤的可能。
2.操作部位:根据病情确定约束 部位,如腕部、躯干部、脚踝部。 3.心理状态:患者及家属的情绪
4.合作程度:
(1)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实施该操作的理解接受程度。
(2)家属的沟通能力。
操作前准备:精神科视情况而定,病人的突然冲动要给予及时干预。示教及技术考核要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项 目 | 内 容 | 注意点及说明 | 分值 | 扣分 | 扣分说明 |
操作前准备 | 仪表:仪表符合要求,着装整洁。 | ||||
评估:1.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是否存在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损伤的可能。 2.操作部位:根据病情确定约束部位,如腕部、躯干部、脚踝部. 3.心理状态: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反应、心理需求。 4.合作程度: (1)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实施该操作的理解接受程度。 (2)家属的沟通能力。 | #皮肤是否完整,肢体功能有无障碍,各种管道是否通畅、位置是否正确。 #了解患者有无恐惧、焦虑等,并作出相应处理。 #根据合作程度地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给予相应的处理。 | ||||
1.护士:洗手、戴口罩 2.患者:卧位安全,肢体处于功能位。 | 精神科视情况而定,病人的突然冲动要给予及时干预。示教及技术考核要严格遵守。 | ||||
用物 准备 | 用物:(视评估情况准备约束带数量)治疗盘内放磁扣专用钥匙、肢体部约束带、 躯体部约束带.环境:安静、整洁、安全。 | #将T磁扣专用钥匙。形金属锁提前放置好,并要放置于适当位置。 #检查磁扣约束带有无破损,特别是腕部棉垫处,以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检查磁扣锁是否完好。 | |||
操 作 步 骤 |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 | #核对床头卡,腕带,确认患者 | |||
2.告知: (1)操作目的。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以取得家属的理解和合作 | #防止患者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确保患者的安全。 #保证治疗、护理的正常进行。病人症状驱使无法接受的症状缓解后给予解释 | ||||
3.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约束部位 | ||||
4. 如需使用躯体约束带,应先将躯体约束带平置于床上。 | |||||
5.T型金属锁面向操作者,金属外露部分不可接触患者被约束部位。 | #主要是限制患者坐起。 #肢体处于功能位,躯体约束松紧适宜, | ||||
6.约束顺序:先约束肢体,再约束躯体部。 | |||||
7.肢体约束:先将棉垫部位用于患者肢体腕部,松紧适宜,粘好粘扣。将固定腕部的约束带短端穿过长方形金动度。松紧适宜以不脱属环,再反折回来,固定于T型金属锁上,加塑料圆形锁即可。然后将约束带长端穿过床底缝隙,反折固定于T型金属锁,加圆形塑料锁即可。 | #主要限制患者肢体活动,此时可调节肢体活出和不影响肢体血液循环为度,固定牢固。
| ||||
8.所有肢体固定后,开始固定躯体。将患者盖被退至上腹部,躯体固定带固定患者胸腹部,加磁扣锁锁定。将固定物连接带固定于床底栏杆,加磁扣锁锁定。 | #主要是限制患者坐起#视患者配合程度来选择是否使用活动度调节带,若患者躁动严重,可使用活动度调解带,减少患者活动度;若患者较配合,可不适用活动调节带,将活动调节带固定于躯体固定带部分,此时患者卧床可左右侧身,使患者舒适度增加。 | ||||
9.全部约束好后,再次检查约束松紧度,锁具安全情况。 | #也可将患者约束于餐厅,椅子等位置。但一定注意约束位置适合,例如椅子是否可以搬动等。 | ||||
10.盖好盖被,再次核对。 | |||||
操作后处理: | 1.患者: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肢体处于功能位 | #每2小时放松约束带做好皮肤护理。并按摩约束部位,做好生活护理。 | |||
2.护士:洗手,加强巡视、观察约束部位皮肤颜色、温度等血液循环情况, | |||||
记录:约束原因、时间、部位、约束带的数目、签全名,解除约束时间、执行人等。 | #操作过程中患者的具体反应、有无并发症,以及相应的处理过程。 | ||||
评价效果:
| 1.操作熟练、安全、有效。 2.衬垫舒适、松紧适宜。 3.不过多暴露患者,无意外损伤及并发症,体现人文关怀。 |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约束具使用应谨慎,主管医生开具相应医嘱后执行。紧急情况先行保护的,干预之后一定要及时补开医嘱。
2、约束是确保兵员安全和保证治疗的手段,不可用以惩罚患者。
3.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不宜长时间使用,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及时解除 。
4.患者应卧位舒适,不可只约束单侧肢体,防患者损坏约束带致解开发生意外。
5.使用约束用具一定要在护士的监视之下,防止其他患者伤害患者,防止挣脱约束带发生危险,防止弱势患者因保护带的摩擦造成的损伤 . 磁扣约束带棉垫外的材质较粗硬,如果遇到意识不清,痛感减弱并且不断挣扎的躁动患者,很可能造成约束部位皮肤擦伤,因此,要提前做好评估的同时还要动态评估使用情况,并及时巡视,观察患者约束部位皮肤情况。以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6.与老式约束带相比,老式约束带使用较简洁,故新入院,极度躁动的患者,为降低安全风险,可先行使用旧式保护带,将患者控制在安全范围。而磁扣式约束带在保护性上又比旧式安全可靠,不宜松解,所以控制后可及时更换磁扣式约束带。
7.做好磁扣专用钥匙的保管工作。磁扣专用钥匙娇小圆环易于丢失,防止因疏忽造成的损失。
8.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防止发生磁扣专用锁滑脱事件,要加强巡视,检查。不要过于依赖磁扣约束带的安全性,忽视了自身的技术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