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医院地址:巩义市大峪沟镇王河村  

邮编:451200  

联系邮箱:3576529032@qq.com

联系电话:

0371-85668120(预约)

0371-85669120(门诊)


护理常识 COMMON

当前位置:首页> 护理常识

精神科夜班护士自身安全隐患分析和防护措施探讨

* 来源: 安康宣传部 * 作者: supman * 发表时间: 2019-05-29 11:51:30 * 浏览: 64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识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1]。 绝大多数急性期的精神病人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会表现为被动、不合作、敌意、敏感多疑、纠缠不休,甚至有攻击性暴力 行为[2]。精神科护士相比其他科护士,遭受病人攻击伤害的几率大得多,据有关文献报道,精神科护士受患者攻击伤害比例在 95%以上[2-3]。 尤其是夜班护士,风险和隐患更大、更多。 该文通过对精神科夜班护士自身安全可能存在隐患进行分析,并对防护措施进行探讨,现报道 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 5 个精神科住院病区内外环境、房屋结构、设施设备等;医院有关制度的制定、落实情况以及医院工作总结、脆弱性分析报告等有关文档;各精神科夜班护士个人资料,包含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工作年限。 


1.2 问卷调查 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收集资料,包括各精神科夜班护士个人资料,包含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受调查的对象为该院精神科各病区上过夜班的护士,共计 156 人,年龄19~52岁,平均(27.17±8.62),工作年限1~34年,平均(9.23±6.36),男性 19 人,学历结构:大学 37 人,大专68 人,中专 51 人。 受调查者认为精神科夜班护士自身安全隐患最主要的是:患者暴力攻击。 受调查者 156 人,有 147 人(占 94.23%)受过不同程度攻击。 其次是治安 类事件,包括偷盗、恐吓、寻衅滋事、醉酒闹事、损坏公物等,受调查者 156 人,有 33 人(占 21.2%)曾遇到各种治安类事件;其他方面还包括: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医疗纠纷、水电安全、危险动物等,但所占比例很小。 故该文主要对患者暴力攻击和治安类事件进行分析。 


2 原因分析 

2.1 人(包括医务人员、患者、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所有人) 

主观方面包括:夜班,工作人员少;护士中女性占多数,患者中男性占多数;对患者暴力攻击预见性不足。 客观方面包括:精神疾病本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暴力攻击倾向;患者暴力攻击和治安隐患具有隐蔽性、突然性,难预见;夜间人体反应能力和应急能力处于低谷;安保人员不足,巡视和应急救援不够健全;治安类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 


2.2 机(指设施设备方面) 

没有应急救援呼叫设备;没有自我防护设备;安保监控探头有死角;设施设备牢固性不足,易被损坏拆解为危险物品(如:病房玻璃非钢化玻璃)。 


2.3 料(原材料) 

患者藏有或者携有可造成伤害的物品;必须的生活品在患者病态状况下也会成为危险品(如:汤匙、筷子、牙刷、笔等);医务人员服饰(如:项链、领带)。


2.4 法(方法)
应对突发事件经验不足; 防暴技能掌握不够好;安保人员救援机制不够健全;科室之间相互应急救助存在时间、空间的客观上的困难。 


2.5 环(环境) 

光线暗,以及有视野死角,难以发现危 险;场地受限,应急逃生通道和机制不健全;房屋建造设计有不足(如:没有视窗,不知道敲门者是否会产生危险)。 



3 改进措施(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3.1 人(医务人员自身) 

主要是在主观方面,包括:改善排班机制,如夜班发药时间调整,中班、夜班人员以及医生共同参与,而不是以往的由夜班两名护士完成;查房巡视时,结伴而行,避免单独工作;医院层面,招聘护士时,倾向男护士;还可以改进病房管理模式,引进护工管理,招聘培训男护工;医生护士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技能,对患者疾病的发展、演变有准确判断力,对冲动暴力有预见性,并不断积累经验,改善沟通技巧、避免激惹患者,提高警惕性,提前做好预防;医务人员对患者暴力攻击有所预见时,应及时相互提醒、告知。 客观方面:可以尽量让患者家属陪同,减轻暴力攻击风险。 


3.2 机(指设施设备方面) 

医院层面,配备应急救援呼叫设备、自我防护设备;健全救援机制,保障救援的及时性、正确性;增加监控探头,避免死角;还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改用钢化玻璃,物品以实用和安全为重、尽量减少锐器、利器、危险品、护栏坚固实用,避免花哨、尖锐),完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修缮设备,减轻风险。 


3.3 料(原材料) 

落实病房管理制度,杜绝危险物品被带入病房;生活用品管理规范,统一管理、严格查对、不能遗漏;医务人员注意自身服饰装扮,避免佩戴项链、领带。 


3.4 法(方法) 

医院加强对突发事件和防暴技能的培训,护士自身加强学习,提高自我防护技能;健全救援机制,保卫科加强巡逻和应急演练,做到反应迅速、及时出动、措施有效、保障安全;相邻科室之间相互提高警惕,互相帮助。 


3.5 环(环境)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硬件改造(如:门上安装视窗,能够看见敲门者;保证应急逃生通道)。 


3.6 探讨和展望 对精神科安全管理的探讨和展望也至关重要。 一方面,新型病房管理、诊疗模式的探讨:既往精神科住院病房以封闭式为主,随着医学科学和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探索、开发新型精神科管理及诊疗模式;另一方面,特殊护理单元建制:精神科病房建设规划中有特殊护理单元建设,从布局、设施设备、人员结构配置等各方面给予支持配合,使冲动暴力攻击患者得到更好的诊治,好转后再转到普通病区,不但改善疗效、改进服务,也明显减少医务人员安全风险。


4 讨论 

该院近年来逐步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加强精神科安全管理,各项工作都有持续改进。 从每年不良事件数据分析中看到:患者暴力攻击数,2013、2014、2015年分别为 39、31、22,呈下降趋势,说明安全管理工作有持续改进。 通过对该院实际工作和客观资料的总结分析,笔者体会到,精神科夜班护士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和隐患,有的隐蔽性强、危害大,对夜班护士身心健康以及单位的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必须全员动员、群策群力,从人机料法环各个方面,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制度方面、医院层面、个人自身等各方面进行持续改进,尤其医院层面建立健全安全防范机制,护士自身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重视程度和业务水平,及时发现,并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运用综合治理措施,各部门协调联动,才能降低风险,保障夜班护士人身安全,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微信图片_20190308093935 - 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