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医院地址:巩义市大峪沟镇王河村  

邮编:451200  

联系邮箱:3576529032@qq.com

联系电话:

0371-85668120(预约)

0371-85669120(门诊)


健康百科 FITNESS

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百科

精神病患如何给孩子好的成长环境

* 来源: 安康宣传部 * 作者: supman * 发表时间: 2020-08-21 16:02:22 * 浏览: 28


我会传递给孩子的,除了我和孩子爸爸的修养、学识、性格、对生活和生命的主张、奇怪的小习惯、我们并不完美的基因、大家都不喜欢的疾病、可能最重要的,就是我从我父母和爱我的人身上得到的稳定的爱。

图片.png
       我会传递给孩子的,除了我和孩子爸爸的修养,学识,性格,对生活和生命的主张,奇怪的小习惯,我们并不完美的基因,大家都不喜欢的疾病,可能最重要的,就是我从我父母和爱我的人身上得到的稳定的爱。

     曾经我也写过类似话题《重度精神疾病生娃冒犯了谁》 ,帖在二条,大家感兴趣可以一读。我们今天来讨论生了娃之后,精神病患怎样养娃。什么是好的环境,以及如何给孩子好的环境。

     这一切其实源于我对自己生育的态度和思考,其实接受自己作为躁郁症也可以允许自己生育也是最近两年的事情。是了解了足够多的知识,沮丧地了解了遗传几率,一度决定死活不生,问了足够多的大夫,读了凯杰米森的《躁郁之心》之后,在那本书里获得了力量。

       这些内容在之前那篇文章里都有描述,就先按下不表。我们来讲一个比较朴素,也是我自己思考了良久的问题。作为躁郁症患者,想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母亲。

      我想的很多事情,还是和疾病有关,看到了躁郁症触目惊心的遗传几率,即使想要有自己的孩子,假设也和我未来的老公打好了商量。怎样尽量让孩子避免生病,仍然是我可能要终身考虑的课题。

      先天的这最少20%的遗传几率孩子已经避免不了了,后天的这一层就弥足珍贵,是我孩子的机会。那么我想我应该尽量做到,不让孩子和一个生病、发病的妈妈一起长大。

      女性患者生育之后,共病几率比较高的躁郁症患者,大概一半到三分之二都会经历产后抑郁。产后抑郁同时容易触发我作为双相患者躁狂和抑郁的发作,如果一个有先天遗传基因的孩子和一个经常经历精神疾病发作的母亲在一起,无疑是危险的。是我不想要带给孩子的。

      不过这里如果真的得了产后抑郁,是不是以后就一定会反复发病?疾病发生的每一刻都是治疗的好机会,生病就去治病,忧虑过多是没有用的。没有人说过中招产后抑郁的母亲就带不好孩子,目前普通人患产后抑郁的几率大概是十分之一。

       何况父母亲的疾病在娃成长的过程中,只是影响因素之一,我们今天把它们列出来,是因为为人父母,都会想把自身对孩子的每一个负向影响降低。

所以对于我来说,生娃是很奢侈的事情

       所以对于我来说,生娃是很奢侈的事情,要在我处在最平顺的人生阶段完成,事业相对稳定,物质条件良好,孩子的爸爸和我的感情不错,我们都做好了迎接新生命的准备。我身体状态也很不错,我的身体也做好了准备。

       在我生病的每一个紧要关口,各种环境特征上,尤其是发病的青春期,我都要提前给我的孩子做点防御,别让ta也和我一样,先天的脆弱遇上了后天的环境发酵。这看起来像在过一个个关口,实际上我想做到下面我说的,也就够了。

      其次我们来谈一谈,对于患者也对于普通人来说,什么是父母给予孩子的好的环境,说白了,我觉得是稳定地给予爱的环境。
图片.png
       对于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影响因素太多了。2019年国民心理健康报告中提到中西部留守儿童自杀几率很高,和留守的老人自杀几率相似,都很高。倘若父母由于在外地工作,工作太忙,连孩子的面都见不到,那真的很难谈到稳定和安全。留守、离异、家人生命的丧失、重大疾病都是一些“不可抗力”。

      孩子一定程度上是父母生命的复制品,财务、基因、环境、习惯和疾病,都会从父母身上延续到孩子身上。无论贫困还是富有,平庸还是优秀,一定程度上都和稳定给予爱没有必然联系。

     在“不可抗力”和自身条件的基础上,还能不能无条件积极关注孩子,家庭稳定地作为一个整体给予孩子爱,仿佛就很难。

克服这一切,仿佛只有从不缺席的爱能够做到

        对于精神病患来说,还有心智的不受控,感觉更难了,其实能够遗传给孩子的,我刚刚也讲过,还有不同的基因和疾病,性格,习惯,环境。而克服这一切的,仿佛只有在一个生命最初,发育,成长,从顽劣到少不更事到有点模样或者到同样顽劣的过程中,从不缺席的爱。

       一个人可能在任何一个节点,被任何一个问题困扰,陷入心理、身体或环境的困局,而帮助这个个体走出来的,不是先天多么优越的基因,也不是身边多少浪掷不去的财富,不是最优秀的事业也不是最完美的爱人。而是ta成长的一路,父母和身边人给予的从不缺席的爱。

      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都有很多很多的坑,掉进去很正常,出来,靠的是这些凝聚的爱给一个人的生命力,复原的能力,不卑不亢地生活的能力,爱别人并且不怕不被爱的能力。

     也有研究证明,一个孩子是否能够成长成世俗标准成功的样子,和家庭环境,父母是怎样的人,做了哪些努力,关系仿佛并不大。但掉进生活的每一个陷阱再爬出来的能力就和不缺席的爱有关系了。

     我的成长和经历的一切,现在和疾病的相处,都很好地验证了这种爱给我的力量,虽然我是个躁郁症患者,还是幸运地被命运之神眷顾着,跌跌撞撞地走到了今天。

      而我会传递给孩子的,除了我和孩子爸爸的修养,学识,性格,对生活和生命的主张,奇怪的小习惯,我们并不完美的基因,大家都不喜欢的疾病,可能最重要的,就是我从我父母和爱我的人身上得到的稳定的爱。
微信图片_20190308093935 - 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