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医院地址:巩义市大峪沟镇王河村  

邮编:451200  

联系邮箱:3576529032@qq.com

联系电话:

0371-85668120(预约)

0371-85669120(门诊)


健康百科 FITNESS

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百科

精神科护理文书怎么写?把握几个大原则!

* 来源: 安康宣传部 * 作者: supman * 发表时间: 2020-09-04 15:20:39 * 浏览: 51

2002年9月开始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其中第十条涉及到护理文件,将有关护理文件确定为病人有权复印复制的客观资料第一次在法律中明确了护理文件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使护理文件能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客观,受到各地护理管理者以及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1

精神科护理记录难点


精神疾病患者大部分思维、情感、行为异常,主诉能力差,又无家属的陪护。如何将患者的病情、治疗与护理正确无误地在护理记录中反映出来,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点,更是难点,很多人都会寻求书写精神科护理记录的模板或者样本,本文就精神科护理文书书写问题,做简单探讨。




2

护理记录常见问题


1.记录不全面,缺乏系统性和条例性

2.记录不准确,未使用医疗术语,用词含糊“一些”,“可能”等

3.内容空洞,未体现精神科专科特性,不分主次,对于观察的症状不能准确描述

4.记录前后矛盾,未使用配套评估单

5.记录参杂过多个人主观性,影响其法律效应

6.记录未体现个体差异,常年千篇一律,护理措施没有体现因人施护,因需施护

7.记录无追踪,阳性结果未交班

8.记录提前写,真实性存在缺陷,或者记录内容和医生病程记录有出入

9.其他


以上问题仅作粗略统计,非绝对。




3

护理记录错漏归因


客观条件:未制定统一的标准,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工作量大人员缺乏等

 

1.未制定统一标准:部分医院电子护理记录起步,从外院引进的电子模板并不适用于本院实际情况,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标准去书写护理记录,从而造成护理记录整体混乱。


2.未经过系统培训:一般新入职护士会着重讲述精神科专科理论和操作知识,却很少涉及到护理记录的书写问题,然而不同科室要求不同,每个医院的标准不同,未经过系统培训,护理记录可能会出现比如含糊用语,未使用配套的评估单,过多参杂个人主观臆想而非客观事实等。


3.工作量大而人员缺乏:精神科是护士流失最快的专科之一,人员流失快与工作量加大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不仅影响护理质量,也会加大护理文书的错漏率


个人方面:责任心欠缺,专科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等


1.责任心欠缺:收集资料需要深入病房,一般来说,精神科护理记录的首次记录需包括:患者本次入院时的生命体征(也可在三测单上体现),时间,陪同者,主要病情,入院时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情况,以及特殊的需要向下一班交接的情况(比如严防自杀自伤之类的),可能更细化一点还有皮肤,仪表,接触对答,情绪状态等情况。


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 入院时常不合作, 无法及时测量到体温、脉搏等, 记录时就会出现空白格, 甚至随意填写正常值,并且收集资料需要深入病房与患者及家属接触交流,如果不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又缺乏有效记录,就很难体现患者真实的状态。

 

2.专科知识欠缺:


2.1含糊用语:比如有记录诉患者进食差,是完全没吃还是吃了一些,并且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对“进食差“的定义不同,如果是患有厌食症的患者,”进食差“的标准又不一样,所以个人认为描述进食具体,尽量使用可量化的单位,比如【患者诉“没胃口不想吃“,经护士劝说后进食稠粥量约100g。”】

至于该患者是否进食差,我们可以和之前的记录对比,也可以和医生的病程记录相结合,如有必要,在周小结或者月小结点明患者进食差的相关护理问题,也能有充分依据。



2.2内容空洞,未体现精神科专科特性,不分主次,对于观察的症状不能准确描述,精神科疾病并不像内外科那样,比如有无渗血积液,血糖血压值这样客观明显的数值做支撑,导致很多护理记录就像在套模板,除了复制黏贴外似乎都无从着手。


首记之后的护理记录应该着重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且需要体现个体和不同病种差异性.

比如:“患者安静,合作,少语,夜眠佳”


这样一份护理记录一般人肯定看不出来该病人的护理重点在哪里,并且容易复制黏贴,似乎对绝大部分患者都适用,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护理记录的意义。


“患者长时间卧床不动,能自行洗漱进食,拒绝参加工娱活动,护士劝说多表现不答。”


“患者上午09:00后一直徘徊在病房门口,护士劝说后患者自诉:想回家,想我女儿什么时候来看我等,经主管医生同意后协助患者与其女儿通话,现患者表现积极参加工娱活动,间中能协助护士劝说其他病友配合治疗等。


以上两个完全不同的护理记录,均符合“患者安静,合作,少语,夜眠佳“的模板,但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并且记录有提及相关的护理措施,第一份的护理重点可能会落在督促其参加工娱活动,是否对周围人有敌意之类的,第二份的护理问题在当班看似解决,也能看出患者归家心切,注意防逃等。


护士在病房并不仅仅充当观察者,护理记录除了抓不同之外,还需要尽量具体化,具体到客观,不参杂太多个人主观臆测,附带相关的护理措施,不要多说不做,也不要做了不说,如实记录最好。




3.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观念


3.1记录提前写,前后矛盾,真实性缺陷等问题都与记录人员的法律意识有关,缺乏自我保护观念或者是抱有侥幸心理,觉得那些差错或者护理纠纷都离自己很远,其实很多问题就在当时的一念之间,而护理记录大概是一念之间之后唯一能自我保护的手段.


并且提前记录会让你陷入思维误区忽视一些本该注意的细节,并非真实观察到的或者并非如实记录,实时记录,做不到实时记录宁愿事后补写也不要提前写。


3.2不能动态观察,对病情的动态观察,评价疗效,病情的转归是护理记录中一个主要的内容,在治疗过程中,有部分护理记录有前因无后果,导致无法评价疗效,对病情的转归不能清楚的把握,并且精神科由于部分药物副反应,精神科需要定期抽检血药浓度,监测血钾血锂等,若是阳性结果未交班,下一班容易模糊观察重点,将所有的表现归结于精神症状,容易出现护理差错。


3.3健康宣教无个体化 卫生宣教不能均以“坚持服药”、“定期门诊”这些简单的语言书写,要体现其个体特征。如患者服用氯氮平可能会引起粒细胞减少, 要嘱患者定期检查血象。服用丙戊酸钠者可能会造成肝功能损害, 要定期复查肝功能。有的患者病情尚未完全控制, 由于种种原因, 家属执意要求出院, 宣教时应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解释、劝说、挽留并予以记录, 并请家属签字为证, 以防出现医患纠纷。




4

护理文书书写原则

完整的护理记录应充分体现患者住院治疗护理的整个过程, 遗漏记录可使护理连贯性中断, 导致护理记录失真喵小护认为一份合格的护理记录,应该从以下几个大原则上把握:


  1. 客观真实

    真实是所有记录的最重要的原则,客观是能量化的描述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尽量以病人的自身的语言动作描述,客观与真实是相辅相成的,越是客观就越显得真实,比如描述某患者焦虑:

    “病人焦虑,测脉搏快,已告知主管医生。

    “病人反复起立坐下,在走廊处徘徊,测脉搏110次/分,予口头安抚后告知主管医生。

  2. 实时动态

    很多人认为精神科病房大多封闭式管理,很难做到实时护理,所以我们要学会一些简单的工作技巧,比如与患者交谈要见缝插针,在刚入院患者更换衣服,做入院介绍时,做护理操作时交谈,早餐进食后白班上班之前这段时间的精神状况较好,时间充裕,是观察交谈的较好时间。


    比如准备一个小本子放在工衣口袋,记录需重点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如“九知道,病情变化”等,精神科护理工作有时候较繁琐,再加上交谈患者多,内容需要整理,需要及时记录且不能张冠李戴,有些患者不喜欢你当面记录他的情况,可以解释或交谈后避开其及时记录,作为写护理记录的资料和依据。

  3. 专业化

    专业化不仅是指需要掌握各类疾病的典型症状,更重要的是在书写护理记录的时候用词的准确性比如病人因精神症状而拒绝治疗,骂规劝其服药的护士,护士根据病情需要按医嘱将口服药改为静脉滴注给药,由于病人不合作需要约束带约束下执行,护士护理记录描述为:

    病人兴奋,辱骂工作人员,三条带约束滴注”


出于控制精神病人病情而需要约束病人不是侵犯,病人身体的职业行为受法律保护,但该护理记录易使人将受法律保护的职业行为误解为护理人员对病人报复的侵权行为,这就属于不够严谨专业的护理记录。


4.个性化 

每个病人的表现不同,我们的观察记录也应该是个性化的,且分阶段,有重点,将患者住院的不同时期分为初期,病情稳定期和住院后期根据不同阶段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记录。


住院初期观察记录的重点是症状的表现、住院环境的适应情况、情感反应等; 病情稳定期重点是服药依从性、药物副反应的观察、症状的改善情况、能否主动与医务人员讨论、回顾自己的病情等; 住院后期重点是残留症状的观察、自知力的恢复情况、用药知识、精神疾病的常识及自护能力等。


5.有始终  

每次记录都应该对上次护理措施有所评价,下次交谈才会更有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护理记录才会全面,不会出现脱节现象。


如某青春期分裂症患者,入院初有明显的幻听、幻视。自诉常听到有人叫她回家,叫她干脆死掉,常觉得厕所里有一个披头散发的女鬼等,以致于不敢单独上厕所,午休、夜晚都与人同床睡觉。


入院初的护理记录重点是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患者的反应并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如陪伴其上厕所、告诉她不要理会这些声音,可以及时寻求帮助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心理动向。慢慢发现患者白天敢单独上厕所,午休可以独自睡觉,紧张情绪有所缓解,与病友交谈接触增多。经询问,患者诉白天幻听、幻视出现的频率比以前少,医务人员多也让她觉得安心,但不确定出院后出现幻听是否还会采取过激行为(入院前的割腕)。


随着病情的好转,患者夜晚能单独上厕所睡觉,否认幻听、幻视,知道出现幻听、幻视时的应对方法,觉得以前不可思议。主动询问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用药情况、一般处理等。患者的这些原话、观察到的内容都可以在护理记录中详实记录,根据不同阶段采取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效果评价也可以记录上去。患者出院时再回顾整份护理记录,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就跃然纸上,也解决了精神科护理记录缺乏连续性的问题。


6.其他:

6.1比如加强精神科专科知识的学习

6.2重视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精神卫生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并制定本院《护理文件书写要求》等。

6.3加强护理文书质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文书书写细节。


微信图片_20190308093935 - 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