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精神病人的认知功能?
认知功能障碍是什么?
1、认知功能是什么
正常的认知功能包括人对外界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使用三个方面,具体涉及到大脑的记忆、语言、思维等能力。
例如:学生上课听讲,听懂老师的说话内容,便是对外界信息(此处为他人的语言)的收集;听进去后,提炼概括内容、思考知识点对自己有什么用,就叫信息的加工;将学到的知识点用于实践如考试做题目,就叫做信息的使用。
2、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认知障碍是指上述几项认知功能中的一项或多项受损,并影响个体的日常或社会能力。
患者会表现为:听不懂他人说什么,以前能看懂的书现在看不懂了;记忆力下降,事情容易忘记;想问题费力,与他人交流时思考总结困难等。
3、认知功能障碍需要康复训练
认知功能的下降并非是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患者会出现“脑袋不灵光”的表现,是由于疾病引起的,且能随着治疗与训练的进行,而逐渐减轻。
患者不要恐惧药物,药物治疗仍然是精神障碍治疗的关键。而在经过一定的药物治疗后,疾病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可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以恢复大脑的功能。
认知功能康复该怎么做
逐步训练,循序渐进,不可急躁。
认知功能的下降主要是对外界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使用三个方面,因此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以医生从前医治过的一个病例为例。
患有双相障碍的大学生,在经过充分的药物治疗稳定病情并逐渐停药后,大学生重返学校发现自己上英语课看不懂书、课本之后,回来问医生该怎么办。
以下是医生给的建议:
既然是针对上课看不懂英语书,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慢慢训练。比如,可以放英语课文的录音材料,逐字逐句对着书本念课文,由短变长,每次念的句子逐渐加长,到最后可以复述整段甚至整篇文章;或者放一句对着写一句,每次写的句子逐渐加长。写或者说的时候,可以慢慢去思考句子的意思,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对于课文就能慢慢地看懂了,认知能力逐渐提高后,其他新的课文也就能慢慢地理解了。
其他精神障碍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也可以通过类似的办法训练。比如,他人念一句,患者跟着念一句,然后每次念的句子逐渐加长,信息量渐渐增加。增加的速度要慢,切不可急躁。
另外,患者还可以观察事物,然后将所见所想写下来,通过写的方式,综合整理大脑所收集到的信息。
坚持训练,患者的认知功能是可以慢慢恢复的。
精神障碍患者如果复发,复发越多,训练起来便会越困难。因此,坚持治疗是关键,不可放弃。
家人不幸患上精神病,该如何有效护理?
1、日常生活护理
包括饮食、睡眠、卫生和躯体状况观察。应鼓励和协助患者料理好日常生活,女性患者还要注意其月经情况,为诊疗提供参考。
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二便的护理、衣着卫生、日常仪态的护理,最重要的是饮食护理。精神病患者在饮食上可出现各种情况,如有认为食物有毒拒食、有的自称有罪不肯进食、有不知饥饱则暴饮暴食或食异物等等,护士一定要掌握患者的情况,合理安排就餐。
重点照顾年老、拒食、吞咽困难等需要特别照顾的患者,在进餐过程中,要分组负责观察患者进食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关的处理,采取不同措施保证营养供给。
睡眠护理:环境安静,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巡视,以及做好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心理护理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应主动接触、关心、尊重、接纳患者,温和、冷静、坦诚的对待患者,适当满足其合理要求,耐心倾听患者诉说,鼓励说出对疾病的认识和感受,鼓励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而非冲动行为,并作出行为约定。
3、社会功能的护理
患者由于意志减退、情感淡漠,多有社会功能缺损或衰退,包括角色紊乱、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生活懒散、孤僻、退缩、人际交往能力受损,处于社会隔离状态等,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合理安排工娱活动,转移其注意力,缓解其情绪。
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1)提供良好的安全生活环境、合理安排患者,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与检查制度,住房门窗、钥匙的安全管理;
(2)加强巡视、了解病情,及时发现自杀、自伤、冲动或出走的先兆;掌握患者自杀、自伤、不合作、冲动和逃跑行为等发生的规律;对有明显危险行为的患者,应加强防范,其活动应控制在监护人员视野范围内;
(3)冲动行为的处理首先预防冲动行为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4、特殊护理
(1)自伤、自杀或受伤的处理。严格执行陪伴制度,设专人护理,24小时监护,一旦发生意外,要立即隔离患者,与医院联系采取有效抢救措施。
(2)出走的护理。患者发生出走时,应立即报告,组织力量及时寻找,并了解外走经过,以便进一步做好防范措施,并严禁单独外出。
(3)妄想与幻觉的护理。妄想和幻觉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可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出现。患者对妄想和幻觉的内容坚信不疑,特别是‘命令性幻听’,患者认为这些命令无法抗拒而必须执行,因而产生出走及危害社会、他人或者自己的行为。
(4)不合作患者的护理。要主动关心、体贴、照顾患者,使患者理解,配合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