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医院地址:巩义市大峪沟镇王河村  

邮编:451200  

联系邮箱:3576529032@qq.com

联系电话:

0371-85668120(预约)

0371-85669120(门诊)


健康百科 FITNESS

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百科

完美主义迷思:我从小要强,力求最好,怎么还错了呢?

* 来源: 安康宣传部 * 作者: supman * 发表时间: 2022-05-10 8:52:09 * 浏览: 29

图片



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别人,宽以待己,也宽以待人。



       “野子老师,我以前的一位领导突然找我,说她最近有些焦虑,让我把你的联系方式给她,她想做心理咨询,您看可以吗?”有位朋友突然在微信上给我留言。


我回复她:“可以,让她联系我吧。”

       “好的。”朋友又接着留言,“不过我提醒你啊,我这位女领导,凡事追求完美,对下属特别苛刻,我现在回想起在她手下工作的那段经历,还心有余悸呢。”

        我发了个微笑的表情给朋友:“没关系,让她联系我吧。”

几天后,这位来访者如约来到我的咨询室。

       她是一位中层国企领导,40多岁,妆容精致,举止得体。为方便读者阅读,下文我将其化名雅婷。


图片


1

不是更年期,而是完美主义


雅婷向我倾诉她的困扰:


       雅婷的第一个困扰来自丈夫。她结婚20多年了,去年儿子刚上大学,家里只剩下她和丈夫。丈夫也是公司的中层领导,因工作需要,应酬很多,但她发现,丈夫不需要应酬的时候,也找各种借口很晚才回家。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她发现丈夫也并没有其他问题,大多时间是去陪父母,雅婷的婆婆最近身体不太好。

 
       有时接到丈夫电话说要去父母家,雅婷便提出,她也过去,丈夫又很不耐烦地拒绝了,说他回父母家,吃饭简单做点就行,如果雅婷回去,太简单老人心里肯定过意不去,反而是给老人添麻烦。丈夫的话让她感觉心里不舒服,好像丈夫是在故意躲避自己。
 
       雅婷的第二个困扰是,她觉得下属只是表面对她恭敬。前不久公司匿名民主测评,她的得分很低,且在意见反馈一栏,她的下属们写下了很多对她的不满,比如不尊重人、工作过分挑剔、苛责下属……
 
       雅婷说,上级领导其实对她的工作业绩很认可,只是提醒她以后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搞好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听完雅婷的倾诉,我发现她的困扰主要来自人际关系,很明显,她非常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图片.png

       于是我问她:“你刚才谈到的都是和别人的关系,和丈夫,和下属,那么,你和自己的关系怎样呢?”

       雅婷有点不明所以:“和自己的关系?”

“是的!”我点点头,“你有没有觉察过你对自己的要求、评判,以及这些要求和评判对你的影响?”

       她若有所思,想了一下回答:“我是一个对自我要求很严格的人,从小我就要强,告诉自己一定要把一切都做到最好,不做好决不允许自己放松休息。”

       我回应她:“你有这个觉察很好,那你感觉现在的身心状况怎么样呢?”

       “我感觉很糟糕!”聊到这里,雅婷忍不住抽泣起来,“我最近总是失眠,掉头发掉得厉害,我觉得这一年来,生活表面风平浪静,但我内心波涛汹涌。我拼命地工作,对家庭也尽心尽力,所以我更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我把一包纸巾递给雅婷,轻声安慰她:“你能觉察到你身体的感受,这很好,每个人都有内心脆弱的时候,看见它、允许它,不需要压抑,让情绪慢慢释放出来……”

图片.png
       在我的安慰和引导下,雅婷哭了几分钟后,情绪慢慢平复,她抬头问我:“老师,我这更年期综合症引起的情绪波动,请问怎么调节呢?”

       我没有否定雅婷自己的猜测,而是反问她:“你允许自己有更年期吗?”

       雅婷说:“不允许也没办法呀,女人年龄到了,不都得进入更年期吗?”

       我继续追问:“你问问自己,你允许吗?”

       雅婷若有所思,她说,“我内心是很抗拒的,我好像不允许。”

“那不允许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我继续追问。

“就是内心和自己较劲吧,可我不允许也阻挡不了……”雅婷不再说话,低头陷入了沉思。

       雅婷的第一次咨询,可以说是一个“破执”的过程,通俗一点讲就是“打破执念”。用心理学角度来说,就是打破不合理信念。

图片.png
       以雅婷的年龄和生理状态,其实她根本还没到更年期,雅婷之所以有今天的困扰——人际关系紧张、对自己严苛,导致内心失衡、睡眠质量不好,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心理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等,不是更年期综合症,而是她的完美主义导致的。

       我让雅婷做了份《frost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结果显示,在担心错误、父母期望、个人标准、行动的疑虑4个维度上,她的得分均超过77分,说明她属于消极完美主义者,产生心理问题的风险也很高。


图片


2

“完美主义”的另一面


       现实生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是“完美主义”,并且觉得,这是一个正向、积极的词汇。追求完美,驱使人奋发向上,努力达到目标,这难道不好吗?

       所以我们需要澄清一下,我们今天谈的“完美主义”与“追求卓越”有所区别,这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对“不完美”评价上。

       追求卓越的人会把不完美(比如偶尔的失败、没达到百分百预期等)视为更加努力的动力,而功能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则会把这些当成自己的个人缺陷,自我攻击的理由。

       之后,他们反复想起,陷入内耗,并因此恐惧下次的失败,从而在行为上产生回避、退缩、拖延,或陷入偏执,持续追求过高期望,达不到又会陷入自我攻击的恶性循环。

       心理学家Frost曾这样定义完美主义(perfection ism):是一种“为自身表现设定过高的标准,并伴随过于苛刻的自我要求及自我评价”。

完美主义具有4个核心特征:


1、自我强加的高标准;

2、自我评价过于依赖成功和成就;

3、较高的自我批评;

4、恐惧失败。

过度苛求完美的人,就像一只小鸡要求自己必须像雄鹰一样翱翔于天空,结果总是飞起来又摔下去。

       并且,他们不但这样要求和评判自己,还会用在他人身上。而一旦这种苛求有人达不到,便会陷入无穷无尽的自责、崩溃,也一定会影响和他人的人际关系。

      即便知道永远达不到那个完美的标准,但为了维持自己一直以来的“完美”人设,他们往往会更加苛求自己,一定要更加优秀。

这些来自于外部及内在的压力,很容易引起内心冲突、失调,出现身体及心理的诸多疾病。

图片


3

打破完美,接纳自己


       通过几次咨询,雅婷已经认识到,自己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自己现在的困扰也是因过度追求完美导致。之后的咨询我给出了一些改变的建议。

当然,每个来访者都有其个性特点,本文只分享一些共性的建议,希望给有相同困扰的朋友一点帮助。

1

打破全能自恋,接纳很多事是自己无法掌控的。


        完美主义者之所以有不追求到百分之百完美誓不罢休的执念,其实潜意识里还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全能自恋”没有被打破。就像我引导雅婷觉察到“更年期不会因为你抗拒就不会到来”一样,当你看到这个世界的真相,接纳生命的脆弱,允许自己在有些事上是无能为力的,你便能给自己的心灵松绑。

2

 把“不完美”当成一种可控的选择,而不是被迫接受。


“我选择在我一项工作完成不了的时候主动放弃,及时止损。”

     当“我选择……”替换了“我不得不……”时,你会找到心理的平衡,从而减少内耗和自我攻击。
 

3

尊重身体的感受,找到让自己舒服的节奏。


      完美主义者常常会忽略甚至无视自己身体的感受,只关注一件事的结果,为快速达到这个结果,不惜过度使用、损耗自己的身体。

      比如,很多厌食症患者都有完美主义倾向,不允许自己的身材不完美。其实追求成就的路上,只要方向是对的,早一点迟一点有什么关系呢。通过营养搭配合理饮食、健身锻炼也可以实现健康的身材管理,为什么非要追求“短平快”的不当方式呢?

      所以当你自己暂且没达到完美的标准时,允许自己多花一点时间慢慢完善,而不是饮鸩止渴,你便能放松下来,关注到身体的感受,尊重身体发出的信号,累了就要休息,饿了就要吃饭。

      这看似简单,但对一个完美主义者来说,做到并不容易,所以要时时觉察并提醒自己。

4

维持完美不是勇者,敢于活出真实的自己才是勇气可嘉。


      问问自己:为什么你不敢“不完美”呢?自己究竟在怕什么?怕被人讨厌?怕令人失望?为什么你没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呢?

      “不敢不完美”的背后是的真相是令人悲伤的事实,那就是你在“有条件被爱“的环境下长大,你也接受内化了这样的信念:“我只有做到尽善尽美,才值得被爱” 、“我只有创造出令人满意的价值,才值得被爱”,这种“有条件的爱”是对自己的自我PUA,委屈自己只为维护“完美”的人设,该有多么可怜。不畏流言蜚语,功过任人评说,敢于活出真实自我的,才是真正的强者。

5

当你允许了自己,才可能允许别人。


         一个人对别人的评判,大多来自自己内心的投射。当你对别人处处不满意时,大概对自己也使用着同样的评价体系。你看不顺眼的事,不允许犯的错,也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去做、去犯的。所以,当你对自己宽容了,才有可能去宽容别人。而只有如此,才可能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完美可以是一种追求方向,但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生活常态。

      所以,我们可以有对完美的期望,但同时要接纳不完美的常态和必然。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别人,宽以待己,也宽以待人。人生苦短,不必较劲!与您共勉!

微信图片_20190308093935 - 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