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医院地址:巩义市大峪沟镇王河村  

邮编:451200  

联系邮箱:3576529032@qq.com

联系电话:

0371-85668120(预约)

0371-85669120(门诊)


健康百科 FITNESS

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百科

在精神科工作,时间越长胆子越小

* 来源: 安康宣传部 * 作者: supman * 发表时间: 2018-08-01 22:18:59 * 浏览: 51

初来乍到,无知者无畏


刚毕业的年轻人刚进精神科,看着所有的病人都充满新鲜感,同时内心略带一丝恐惧,当他们战战兢兢地从走廊上走过,所有病人都用新鲜又奇特的眼光看着他们。

“又来了几个新护士。”几个病友议论到。


重点病室里,几个被约束的患者坐在床上破口大骂,一个胡言乱语,蓬头垢面,像是街上的流浪汉刚刚被收容到这里,另一个面红耳赤,青筋暴起,直言:“把我家人叫过来,我要出院,你们这样做犯法......”


这么乱呀,太暴力了。”一个新护士小声嘀咕道。


两床之间的过道上,一个年轻的患者行为怪异,手舞足蹈,嘴里还哼唱着小曲儿,面带憨傻的笑容在中间“表演”。周围和门口的患者时而发出一阵起哄和掌声。


太搞笑了。”几个新护士一边笑,一边议论着。


突然有一个病人忍受不了这等的嘈杂,发脾气想要动手制服那个唱歌的病人,护士急忙制止,并找医生过来评估准备约束,几个年轻的护士急忙赶过去帮忙,就这样将患者约束到了床上。


“行为冲动,劝说不听就要约束。”一个老护士对那群新护士说。


原来精神科管病人这么简单,不听话就‘绑’呗。”几个新护士一副豁然开朗的样子,在下面交流到。


中午吃饭时间,患者排队依次进入餐厅集体用餐,几个责任护士站在餐厅不同的角落观察患者的用餐情况。一级病室内护士一边哄着几个约束的患者,一边给他们喂饭。


“精神科护士竟然还要给病人盛饭,喂饭,这活太没技术含量了,谁都会干。”一个年轻的护士略带着几分轻视和嫌弃的口气小声说道。


吃药时间到了,治疗室护士推着药车每个房间挨着给患者发药。叫名字—核对腕带—吃完张嘴查看咽下再走,一切流程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轻松自如。带教老师这时会告诉新人:“精神科的护理操作不是很多,精神病患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发药时一定要注意核对,避免发错药,注意观察患者的服药情况,防止患者藏药。”


“这很简单。”每个新护士面对发药都会这么想。


到了晚上夜班期间,病人入睡,护士按时在病区内不停地巡视。“一圈一圈地转,就是把每个病室都跑跑,看看患者睡了没有,没有就写交班本上,或者看谁乱就叫医生处理。”这一般都是新人对于巡视病房的浅薄理解。


清晨,患者起床洗漱,护士把洗漱用品给一级患者一发,患者排队进卫生间洗漱,新入职的护士在外面等着收洗漱用品,意识不到任何危险性。


刚开始来精神科工作的医护人员,对工作环境会感到很新鲜,面对患者的有些行为会觉得好笑或者愤怒,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一些简单的监管工作上容易眼高手低,总觉得不会发生危险,把精神科的许多工作流程和防范要点看的过于浅薄,不能够深刻理解......这些导致他们在工作时感到非常“轻松”,甚至“无所畏惧”。


但是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却是另外一番体验。

行为乱的病人约束起来就没事了?


精神病患者一旦难以管理,行为乱,危害自身和他人安全都会约束起来,这样既可以约束患者的不当行为,也可以维持正常的病区秩序。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去做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危险的事情发生。


有时约束时动作过于激烈,会将患者磕伤,紧急状态下这种事情屡见不鲜。


约束完后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没有活动肢体和翻身,导致患者臂丛神经麻痹和压疮。


没有保护好约束患者,导致他们收到其他患者的伤害……


保护性约束是精神科常见的操作之一,它虽然可以暂时性约束患者过激的行为,但是约束后的并发症也很多,需要护士严加巡视观察,才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患者洗漱也会出事?


精神科对于危险物品的管理是十分严格的,如刀、剪、绳、火机等类似的东西是要严格检查,搜寻的。但是不是没有这些东西就不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了呢?


Java是一名年轻的精神病患者,有一天早晨在刷牙的时候,趁工作人员不注意,自己在洗漱间将整个牙刷吞进了肚子里,最后经过外科手术才取出。事后询问患者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是想引起家人对自己的注意,好来接他出院。


患者洗漱原本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监管不到位也会引起危险。所以危险物品不仅仅是那些利器,患者若是想伤害自身和他人,身边的任何东西都会成为“危险物品”。

关着门病人就跑不出去了?


Kitty是一名长期住院患者,平日里查房就一直追问医护人员自己什么时候能出院,但是介于他的病还没有痊愈,医生建议他再耐心治疗一段时间。可是Kitty不这么认为,他孤注一掷地想逃离这一切,于是有一天,他偷穿了一位家属的衣服,骗护士说自己是探视家属,要离开病房,请护士给他开门,好在这位护士一眼认出了他,避免了一场意外。


不安心住院的病人会格外的注意病区环境和管理漏洞,工作人员每天人来人往,面对一群患者,手头还有很多工作要忙,有时很难瞄准一个病人仔细观察,但是病人整日里在病房没什么事,心理净琢磨如何出逃这件事了,所以在这方面他们的心思是比工作人员要“细腻”,一旦病区监管不严,或是门窗等周围环境设施有漏洞,都可以给他们外逃提供“机会”。


按时巡视就不会出事?



新闻上曾传播的“精神病患者被室友挖掉双眼”事件:事发前后共二十分钟的时间,护士与护工经过病房十次以上,一直在巡视。护士一望向床头,肇事者刘某便起身做其他事情,或者停止手上的动作,因此护士没有对其进行干预,结果很不幸发生了“室友被挖掉双眼”这样的悲剧。


精神病患者摸准了工作人员的巡视时间和顺序,往往会趁夜晚工作人员少的时候做出一些伤害自身或他人的举动。所以我们巡视的方式要随机应变,对于那些伪装入睡,或者行为怪异,可疑的病人要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巡视,严重者应安放在重点病室不离视线,不能给那些消极患者有可乘之机。



我怎么可能发错药?


精神科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一个病区几十号病人的药一起发放,虽然查对制度每个人都烂熟于心,但是发错药的事情仍然是屡见不鲜。


两名精神病患者A和B姓名相似,且自知力都很差,B在发药时错报了A的名字,护士只听信了患者的一面之词没有核对腕带,导致发药错误。


发药时患者很多,都伸出手围上来,结果护士喊了C的名字却把药倒进D的手里,患者也没有仔细检查就服下导致发药错误。


发药不比那些复杂的护理操作,他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即便如此,不安流程去做,仍旧会出错,所以许多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容易被我们轻视,越轻视就越容易出错。




年轻病人上个厕所也摔倒?


患者G晚上服用大量抗精神病药物和安定类药物,半夜起床上厕所时,走路不稳,眼睛睁不开,上完厕所起身时突然摔倒,将头部磕伤。


抗精神病药物在有效治疗疾病的同时有很多的副作用,我们不仅要向患者做这样方面的健康宣教,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也要给患者提供及时的帮助,例如看到头晕走路不稳的病人要给予搀扶,有很多意识清醒自知力强的患者会不好意思,或者意识不清的患者会不耐烦,但不论如何,工作人员见到此情况都必须跟随其身旁。避免事故和医疗纠纷。

 

精神科是个独特的科室,它虽然不像综合科室那样有大量的护理操作,研究躯体疾病的治疗,但是它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案和管理模式,它时时刻刻的考验着每一个护士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


我们在监视患者,患者也在监视我们!


在精神科上班越久,胆子越小,一方面是逐渐了解护理精神病患者的风险性,另一方面是精神病患者症状和行为的不确定性太高,一个不小心就会出问题,很多事情防不胜防。


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经验和技能提升的同时,内心所顾虑的事情也会越多,越是会认识到没有什么是万无一失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出现纰漏,出现意外,出现事故。


所以,精神科的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在路上。


安康.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