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块苹果差点引发悲剧!
“噎食”猛如虎,一口苹果险些致命。
病例:
患者郭某,女,33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敏感多疑,总觉得同学们都看不起她,所做的事都针对她,无故自笑,烦躁易激怒,独处,不与他人交流,到处乱跑,有时彻夜不眠,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照护,家人将其送至一家专科医院住院。前几日,患者在午饭前进食医护人员发给的苹果时发生噎食现象,当时面色青紫、呼吸困难,后经医护人员及时抢救,才渡过危险期。
险象环生,患者如何转危为安?
中午11点左右,郭姓患者突然站立、双眼直瞪、双手乱抓颈部、呼吸困难。
护理人员立即用钥匙撬开口腔,用手抠取食物未果;
立即将其拦腰抱住,头朝下将腹部俯于凳子上,让其上半身悬空,猛压其腰腹部重复 5-6 次无效,
立即用 20ml 注射器针头在环状软骨上沿正中部位插入气管,帮助患者暂时恢复通气后,继续按压腰腹部 5-6 次,
最后用牙刷柄部抠其咽部,抠出大小约 3cm×4cm 的苹果团块,患者恢复自主呼吸,针眼处给予消毒处理。
为何精神科患者“噎食”频发?
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其药物的作用一方面引起咽喉肌功能失调,抑制吞咽反射,使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另一方面致使患者产生饥饿感,以及不知饥饱而抢食的精神症状行为。
除此之外,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受幻觉妄想支配出现行为紊乱,患者常常出现暴饮暴食和狼吞虎咽,食物咀嚼不充分即强行快速吞咽,从而导致大块食物堵塞呼吸道。
故而精神病患者饮食安全是精神科护理的重点之一。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噎食”诱因
1. 体位:特别是年老或行动不便的卧床者,或个别不服从管理的患者,将食物偷偷带进房间,平卧于床上进食,食管处于水平位,吞服时易黏附在咽喉部引起梗阻。
2. 食物:案例中虽然是一个苹果,但在临床中常见的能引起噎食的食吴还包括:馒头、鸡蛋、排骨、汤圆等。
鸡蛋、馒头、排骨水分少,不易咀嚼,而汤元、粽子黏性较强,吞咽时均易引起梗噎,所以患者食用类似食物时,医务工作者尤其应该警惕!
患者发生“噎食”,医护人员的处理方法?
1. 留心观察,及时发现
精神疾病患者噎食出现较突然,及时的发现及抢救非常重要。噎食程度较轻者会表现呛咳、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双眼直瞪、双手乱抓、四肢抽搐;严重者则意识丧失、全身瘫软、四肢发凉、大小便失禁、呼吸和心跳停止。
2. 沉着冷静,快速抢救
A 就地抢救,分秒必争:立即清除口咽部食物,疏通呼吸道。如果患者牙关紧闭,可用筷子等撬开口腔取出食物。
B 如果清除口咽部食物后患者仍无缓解,应立即将患者拦腰抱住,头朝下并拍背。或将患者腹部俯于凳子上,让其上半身悬空,猛压其腰腹部迫使膈肌突然上移,压迫肺部,使肺内气体外冲,使气流将气管内的食物冲出。如重复 5-6 次无效,应立即用一粗针头在环状软骨上沿正中部位插入气管或行紧急气管切开,暂时恢复通气。
C 经上述处理后,呼吸困难可暂时缓解,如果食物仍滞留在气管内者,可请五官科医生会诊,决定采用气管镜、气管插管还是采用气管切开取出食物。
D 取出食物后应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防治吸人性肺炎。
E 如果心跳停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应注意及早进行脑复苏。
编者按:
“噎食”发生后,因留给医务人员抢救的时间较短,所以三餐前后需注意病房的巡视和重点病人的看护。
对曾经发生过“噎食”情况的患者,应在条件允许是避免其进食大块固体食物,在病人出院时也应对其家属进行嘱咐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