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电热毯睡觉、穿太多、喝醉就睡···这些要命细节不注意,真能害死人!
有时候细节不仅影响成败,更关乎生命安全!
不注意这些细节,可能有性命之危!
1、整夜开电热毯睡觉
教训:
江苏泰州一位老人开着电热毯睡觉,引发火灾。老人被浓烟呛得窒息,没能抢救过来去世。(来源:中国江苏网)
谨记:
睡觉前、临时停电或外出,最好拔掉电源,以免漏电甚至引起火灾。
长期没使用的电热毯,要注意它的使用期限,切勿过期使用;还要注意观察其是否漏电。
此外,不要长期使用电热毯,否则会对女性内分泌和男性精子活力产生不良影响。
2、混用清洁剂
教训:
据安徽商报报道,蚌埠市两名小孩在浴室玩耍时,把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气,致使家中老人去世、两小孩中毒。
谨记:
84消毒液+洁厕灵=氯气中毒
84消毒液+洗衣液=产生有毒物质
洗洁精+洁厕灵=清洁效果大打折扣
84消毒液+洗衣粉=消毒、清洁效果减弱
3、骑车系长围巾
教训:
2017年1月6日晚,杭州九溪的陈女士骑电瓶车摔倒,被围巾勒住了脖子,导致颈椎损伤后呼吸骤停,被送到医院时已无生命体征。
谨记:
骑车、乘坐电梯时,一定要小心,系好围巾。
一旦围巾缠在一起呼吸困难,应求助示意划开围巾,解除束缚,若懂心肺复苏技巧,及时实施并拨打急救电话。
4、吃炭火锅不通风
教训:
据现代快报报道,2017年12月8日晚,扬州仪征市一家火锅店14人一氧化碳中毒,所幸医治及时,无人员伤亡。
在密闭空间,通风不好,一氧化碳聚集,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所以饭店里吃烧炭的铜盆火锅,一定要开通风排烟设备。
谨记:
在密闭空间内使用炭火时,一定要注意通风。吃烧炭的铜盆火锅,一定要打卡通风排烟设备。
5、用燃气热水器洗澡不通风
教训:
据钱江晚报报道,嘉兴一个三口之家在房内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但门窗紧闭,导致父女两人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谨记:
不要将燃气热水器或煤气、燃煤、燃油、液化气罐等设备放置于浴室、卧室或不易通风的地方。
洗澡前要检查一下热水器、烟筒是否合格,点燃后是否有漏烟现象;特别是阴雨天,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
有人在家时,门窗不要关得太严实,特别是厨房和卫生间的。
一旦出现头晕、乏力、心慌、面部潮红、口唇呈现樱桃红色、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幻觉、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开窗通风,去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6、机洗羽绒服
教训:
去年,沈阳一住户用洗衣机洗羽绒服,结果洗衣机炸毁,家里两块玻璃也炸碎了。
羽绒服面料中的防水涂层,透气性差,洗衣机脱水过程中,气体难以排出,内外压强差达到一定数值,就可能导致“爆炸”事故。
谨记:
清洗羽绒服前,一定要看清衣服上的标签,再决定清洗方式。如果用洗衣机洗,也应该先用手把水拧干,脱水时把转速调低。
7、冬季给孩子穿太多
教训:
据扬子晚报报道,武汉一名出生刚满月的男婴被父母穿太多,长时间捂热导致器官衰竭,最终死亡。
谨记:
孩子身体一般比大人要怕热,而且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大人怕孩子冻着了往往会给孩子穿得特别多。但孩子穿太多,可能产生“捂热综合征”,热量无法散出去,加快孩子的新陈代谢,严重可导致缺氧、脱水、昏迷、呼吸衰竭。
如果小孩的手黏糊糊的,潮热,就说明确实穿多了。
8、酒后呼呼大睡
教训: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东18岁男生小王喝醉后睡得太沉,右腿因受压迫,肌肉缺血坏死,横纹肌细胞大量破坏,发生横纹肌溶解,出现可致命的肾衰竭。
谨记:
人喝酒后往往睡得很沉,长时间维持一个睡姿,受压、受热的部位会失去知觉,组织、器官容易受到损伤。
酒后最好别立即睡觉,如果实在想睡,应有家属在旁照顾,助其翻身。
9、感冒药混着吃
教训:
现代快报报道,广东江门的一名18岁女孩同吃两种感冒药(罗红霉素缓释胶囊与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后,死于茶碱中毒。
谨记:
许多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中都有扑热息痛,若同时使用几种感冒药,过量摄入扑热息痛,会造成急性肝损伤,甚至肝衰竭、死亡。
10、在燃气灶旁边倒面粉
教训:
厦门一对夫妻在厨房炒菜时,在旁边倒新的面粉准备用烤箱烤甜点,却不料竟然忽然爆炸,夫妻俩重度烧伤。
谨记:
面粉是非常细小的粉尘颗粒,扩散到空气中时,遇到一丝明火,都会引起爆炸。
别在有明火的地方倒面粉。
生命可贵,生活不易,希望每个人都不会被细节绊倒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