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医院地址:巩义市大峪沟镇王河村  

邮编:451200  

联系邮箱:3576529032@qq.com

联系电话:

0371-85668120(预约)

0371-85669120(门诊)


健康百科 FITNESS

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百科

夜班巡视,怎样才能兼顾患者的病情护理和睡眠质量?

* 来源: 安康宣传部 * 作者: supman * 发表时间: 2019-01-04 14:21:49 * 浏览: 62

当患者睡眠质量(患者明确要求不要半夜打扰)和病情护理发生矛盾时,护士该怎样选择?

先看几个案例

病人猝死,护士受处分


对于病情轻的、二级和三级护理级的及年轻的病人,2 小时巡视一次病房确实会影响病人的睡眠,甚至有病人会投诉。

这也是临床护士的困惑所在,甚至可能会导致护士巡视记录造假。


案例1


某夜班,市某一家三甲医院的眼科病房,半夜里死了一个病人。

院方通过摄像记录,发现夜班护士没有按照等级护理的要求巡视病房。

尽管这个病人可能系心脏疾病引起的意外死亡,但院方认定,由于护士没有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导致病人的死亡没有及时被发现,值班护士有责任。

最终这名护士从眼科病房调离,并接受处分。


护士正常巡视



案例2


患者,男性,60 岁,肝癌晚期多发转移。

自杀发生在 14 年 3 月 21 日凌晨 5:35 分左右,当晚患者让家属去打一桶水擦身。

从监控看出,5:37 家属拎了水桶经过护士站,等家属回到病房发现门被反锁,结果发现患者跳楼自杀

护士在 5:00 左右巡视过病房

按照医院护理部规定,夜间巡视需有巡视记录,登记的时间为:22:00、24:00、1:00、3:00、5:00

记录的内容包括:请假、醒着和已入睡的患者床号。

从监控和记录来看,护士严格按分级护理的要求和医院的规定执行,且患者有家属在床边陪护,最后夜班护士没有任何责任,家属也没有异议。


护士巡视,挽救生命



案例3


某夜班,一护士凌晨做完治疗,拿起手电,开始巡视病房。

巡视到一位老太时,因同事曾交代患者依从性较差,该护士不免更加细心。

发现心电监护数据显示患者心率比之前偏快,约 120 次/分。

指脉氧夹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被取下,于是小心翼翼的帮患者重新夹好指脉氧夹。

发现患者对侧的被角有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血迹,重新夹好的指脉氧夹反馈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只有89%。

护士凭借自己的专业性,还是觉得患者的病情变化必须引起重视。

于是掀开被子检查患者,她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

被子下一片血红,患者左侧手臂刚置入不久的PICC被患者强行带膜拔出,左手手腕可见明显的刀割伤,两处伤口导致患者大量失血,患者自带的水果刀被藏在一旁。

紧急时刻,她凭借职业素养,一边呼叫医生,一边采取抢救措施,包扎止血、建立静脉通道......

在大家的合力抢救下,最终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患者家属万分感谢,医生也感叹,若非护士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当患者睡眠质量和病情观察发生矛盾,护士该何去何从?


1.夜间巡视,酌情尊重需求

对于病情轻的、二级和三级护理级的及年轻的病人,酌情尊重患者和家属的请求,但应在护理记录中记录,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有需要请及时按铃」。

而对于有情绪波动的、病情严重的、新入院的、心内科的、一级和特级护理的、65 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必须巡视。交班时巡视病房,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夜间巡房的时间及重要性,夜班护士熟悉病房钥匙,必要时随时可以打开反锁的房门。

2.判断呼吸,注意掌握评估的窍门

曾经有一位病人向护士长投诉,说是护士小 H 在夜间巡视病房时站着一动不动,她突然醒来被吓坏了。

经了解,护士在评估她「有没有呼吸」,站在床尾的时间稍微有点长。后来我跟她解释,小 H 是个工作很认真的护士,可能是她没有掌握窍门。如何来判断病人是入睡了还是没有呼吸了呢?可以通过判断病人有没有鼾声、被子是否有起伏、身子侧睡着,一般没有问题。如果病人平躺着、没有呼吸声,你得用手电筒照一下,确定病人的安全。

3.避免干扰,多因素分析排除

夜间巡视病房打扰患者休息,往往是多种因素所致,如病房光线太亮、监护仪报警声等,当然也不排除护士说话声、走路声、操作声、开关门声等引起的干扰。

可以通过开地灯以免顶灯亮起时光线过于强烈,手电筒照射时避免直接照射病人的脸部;更改监护仪在可接受范围内的报警设置,以免小的异常导致持续的报警声;修理房门,以免开关门声音过大;穿软底护士鞋,说话小声,走动避免碰撞其他物品等等。

「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要点 

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1.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 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患者的反应;


3. 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4.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对一级、二级、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 根据分级不同,每1|2|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于特级护理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微信图片_2018083017114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