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巡视,怎样才能兼顾患者的病情护理和睡眠质量?
当患者睡眠质量(患者明确要求不要半夜打扰)和病情护理发生矛盾时,护士该怎样选择?
先看几个案例
病人猝死,护士受处分
对于病情轻的、二级和三级护理级的及年轻的病人,2 小时巡视一次病房确实会影响病人的睡眠,甚至有病人会投诉。
这也是临床护士的困惑所在,甚至可能会导致护士巡视记录造假。
某夜班,某市某一家三甲医院的眼科病房,半夜里死了一个病人。
院方通过摄像记录,发现夜班护士没有按照等级护理的要求巡视病房。
尽管这个病人可能系心脏疾病引起的意外死亡,但院方认定,由于护士没有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导致病人的死亡没有及时被发现,值班护士有责任。
最终这名护士从眼科病房调离,并接受处分。
护士正常巡视
患者,男性,60 岁,肝癌晚期多发转移。
自杀发生在 14 年 3 月 21 日凌晨 5:35 分左右,当晚患者让家属去打一桶水擦身。
从监控看出,5:37 家属拎了水桶经过护士站,等家属回到病房发现门被反锁,结果发现患者跳楼自杀。
而护士在 5:00 左右巡视过病房。
按照医院护理部规定,夜间巡视需有巡视记录,登记的时间为:22:00、24:00、1:00、3:00、5:00
记录的内容包括:请假、醒着和已入睡的患者床号。
从监控和记录来看,护士严格按分级护理的要求和医院的规定执行,且患者有家属在床边陪护,最后夜班护士没有任何责任,家属也没有异议。
护士巡视,挽救生命
某夜班,一护士凌晨做完治疗,拿起手电,开始巡视病房。
巡视到一位老太时,因同事曾交代患者依从性较差,该护士不免更加细心。
发现心电监护数据显示患者心率比之前偏快,约 120 次/分。
指脉氧夹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被取下,于是小心翼翼的帮患者重新夹好指脉氧夹。
发现患者对侧的被角有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血迹,重新夹好的指脉氧夹反馈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只有89%。
护士凭借自己的专业性,还是觉得患者的病情变化必须引起重视。
于是掀开被子检查患者,她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
被子下一片血红,患者左侧手臂刚置入不久的PICC被患者强行带膜拔出,左手手腕可见明显的刀割伤,两处伤口导致患者大量失血,患者自带的水果刀被藏在一旁。
紧急时刻,她凭借职业素养,一边呼叫医生,一边采取抢救措施,包扎止血、建立静脉通道......
在大家的合力抢救下,最终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患者家属万分感谢,医生也感叹,若非护士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当患者睡眠质量和病情观察发生矛盾,护士该何去何从?
「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要点
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1.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 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患者的反应;
3. 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4.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1. 根据分级不同,每1|2|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于特级护理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